IF条件判断函数怎么用?七种条件判断用法,轻松解决条件判断问题
IF函数是工作中最常用的函数之一,因为if函数大多是搭配其他函数一起使用,很多人会对这个函数感叹非常难,今天我们来讲解一下if函数的7个常见用法,学完你就算是真正掌握了这个函数了。
1、单条件判断返回值
函数公式:
=IF(B2>=80,\”合格\”,\”不合格\”)
当条件成立时候判断为真,条件不成立时判断为假。
2、多重条件判断
函数公式:
=IF(B4=101,\”现金\”,IF(B4=102,\”股票\”,IF(B4=103,\”原材料\”,\”\”)))
当B4单元格条件成立的时候执行第二参数,不成立执行第三参数。注:多条件判断时,注意括号的位置,右括号都在最后,有几个IF就输入几个右括号。
3、多区间判断
函数公式:
=IF(B4>=90,\”优秀\”,IF(B4>=80,\”良好\”,IF(B4>=60,\”合格\”,\”不合格\”)))
区间:小于60不合格,60-79为合格,80-89位良好,90-100为优秀。注:IF在进行区间判断时,数字一定要按顺序判断,要么升要不降。
4、多条件并列判断
两科成绩同时大于等于80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IF(AND(B4>=80,C4>=80),\”合格\”,\”不合格\”)
注:and()表示括号内的多个条件要同时成立,or()表示括号内的多个条件任一个成立。
5、复杂的多条件判断
=IF(OR(AND(A1>60,B1<100),C1=\”是\”),\”合格\”,\”不合格\”)
=IF(ADN(OR(A1>60,B1<100),C1=\”是\”),\”合格\”,\”不合格\”)
IF函数结合And和OR进行多条件判断。当多个条件同时成立或者是只要一个条件成立时候如何去操作。
6、判断后返回区域
=VLOOKUP(A1,IF(B1=1,C:D,F:G),2,0)
注:IF函数判断后返回的不只是值,还可以根据条件返回区域引用。
7、IF({1,0}结构向左查询
=VLOOKUP(J5,IF({1,0},B:B,A:A),2,0)
注:利用数组运算返回数组的原理,IF({1,0}也会返回一个数组,即当第一个参数为1时的结果放在第1列,为0时的结果放在数组第二列。
If函数与5个基础函数的组合用法,小技巧,大作用
If函数应该是每位亲最早接触的函数之一,对其用法也比较熟悉,除了自身用法外,还可以与基础函数And、Or、Not以及Iferror结合使用,小技巧,却能实现大作用。
一、IF函数。
功能: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返回一个值,否则返回另外一个值。
语法结构:=If(判断条件,条件成立时的返回值,条件不成立时的返回值)。
目的:判断员工的“月薪”,如果>5000元,则返回“高薪”,否则返回空值。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G3>5000,\”高薪\”,\”\”)。
解读:
如果当前单元格的值>5000,则返回指定的值“高薪”,如果≤5000,则返回空值;这是If函数本身的功能,也是最基础的用法。
二、If嵌套。
目的:判断“员工”月薪,如果>5000,则返回“高薪”;如果>4000,则返回“正常”;如果≤4000,则返回“低薪”。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G3>5000,\”高薪\”,IF(G3>4000,\”正常\”,\”低薪\”))。
解读:
1、用If函数嵌套判断等级时,值要“从高到低”依次判断,如从5000到4000,再到4000以下,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
2、除了用If函数嵌套判断外,还可以使用Ifs函数判断,公式为:=IFS(G3>5000,\”高薪\”,G3>4000,\”正常\”,G3<=4000,\”低薪\”),相对于If函数而言,减少了嵌套的次数,你认为那个更好用了?在留言区告诉小编哦!
三、If+And组合案例。
And函数的作用为检查所有的条件是否都为TRUE,如果都为TRUE,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语法结构为:=And(条件1,[条件2]……)。
目的:判断“员工”的“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如果都≥60分,则通过面试,否则不予通过。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AND(G3>=60,H3>=60),\”合格\”,\”\”)。
解读:
从G3和H3的单元格地址中可以看出,当前值在同一行,也就是同一个人的信息。如果G3和H3都≥60,则返回“合格”,否则返回空值。
四、If+Or组合案例。
Or函数的作用为:如果任意参数为TRUE,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语法结构为:=Or(条件1,[条件2]……)。
目的:判断“员工”的“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如果有一科成绩≥90分,则返回“基本合格”。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OR(G3>=90,H3>=90),\”基本合格\”,\”\”)。
解读:
1、如果当前行中的一个值≥90时,则返回“基本合格”,否则返回空值。
2、如果当前行中的两个值都≥90时,则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更精准的判断:=IF(AND(G3>=90,H3>=90),\”合格\”,IF(OR(G3>=90,H3>=90),\”基本合格\”,\”\”)),此时就是If+And+Or三个函数的组合应用。
五、If+Not组合案例。
Not函数的作用为:对参数的逻辑值求反,参数为TRUE时返回FALSE,参数为FALSE时,返回TRUE;语法结构为:=Not(条件1,[条件2]……)。
目的:根据员工的“性别”,返回“男士”或“女士”。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NOT(D3<>\”男\”),\”男士\”,\”女士\”)。
解读:
如果当前值不等于“男”,则肯定为“女”,对“女”求反,则为“男”。
六、Iferror函数。
功能:检查表达式是否有误,如果有误,则返回指定的值,否则返回表达式本身的值。
语法结构:=Iferror(表达式,表达式有误时的返回值)。
目的:查询“员工”的“笔试成绩”,如果没有对应的员工信息,则返回空值。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ERROR(VLOOKUP(K3,B3:G12,6,0),\”\”)。
解读:
如果直接用=VLOOKUP(K3,B3:G12,6,0)查询,则在查询“李白”的信息时,则返回#N/A,为了隐藏此错误代码,需要用Iferror函数返回空值。
老会计带你玩转Excel,IF函数的使用方法大全!小白必看
IF函数是工作中最常用的函数之一,所以下面为大家用一篇文章把IF函数的使用方法再梳理一番。看过你会不由感叹:原来IF函数也可以玩的这么高深!快来学习吧。
一、 IF函数的使用方法(入门级)
1、 单条件判断返回值
=IF(A1>20,\”完成任务\”,\”未完成\”)
2、 多重条件判断
=IF(A1=\”101\”,\”现金\”,IF(A1=\”1121\”,\”应收票据\”,IF(A1=1403,\”原材料\”)))
注:多条件判断时,注意括号的位置,右括号都在最后,有几个IF就输入几个右括号。
3、 多区间判断
=IF(A1<60,\”不及格\”,IF(A1<80,\”良好\”,\”优秀\”))
=IF(A1>=80,\”优秀\”,IF(A1>=60,\”良好\”,\”不及格\”))
注:IF在进行区间判断时,数字一定要按顺序判断,要么升要不降。
二、 IF函数的使用方法(进阶)
4、 多条件并列判断
=IF(AND(A1>60,B1<100),\”合格\”,\”不合格\”)
=IF(OR(A1>60,B1<100),\”合格\”,\”不合格\”)
注:and()表示括号内的多个条件要同时成立
or()表示括号内的多个条件任一个成立
5、 复杂的多条件判断
=IF(OR(AND(A1>60,B1<100),C1=\”是\”),\”合格\”,\”不合格\”)
=IF(ADN(OR(A1>60,B1<100),C1=\”是\”),\”合格\”,\”不合格\”)
6、 判断后返回区域
=VLOOKUP(A1,IF(B1=1,C:D,F:G),2,0)
注:IF函数判断后返回的不只是值,还可以根据条件返回区域引用。
三、 IF函数的使用方法(高级)
7、 IF({1,0}结构
=VLOOKUP(A1,IF({1,0},C1:C10,B1:B10),2,0)
{=VLOOKUP(J15&K15,IF({1,0},A1:A2&B1:B2,C1:C2),2,0)}
注:利用数组运算返回数组的原理,IF({1,0}也会返回一个数组,即当第一个参数为1时的结果放在第1列,为0时的结果放在数组第二列。
8、 N(IF( 和 T(IF(
{=SUM(VLOOKUP(T(IF({1,0},J15,K15)),E15:G17,3,0))}
注:vlookup函数第一个参数不能直接使用数组,借用t(if结构可以转换成内存数组。
1、下方评论区留言:想要学习,并转发收藏本文
2、点击小编头像,私我回复:学习,即可免费领取学习资料哟!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