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尺寸战争:黄金尺寸不断变迁,小屏手机成了新潮流
2024年10月,vivo X200系列正式发布。作为vivo的年度旗舰手机,X200有着相当不错的硬件配置,同时也是今年Android旗舰手机中为数不多不使用高通骁龙处理器的机型。但这些都不是X200最吸引小雷的地方,真正让X200从2024年机海中脱颖而出的,还得是X200的Pro mini机型,毕竟这可是今年为数不多的小屏旗舰手机。
图片来源:vivo
但话又说回来,尽管X200被认为是小屏旗舰,但从屏幕规格来看,这里的小屏也绝非iPhone SE,甚至是Jelly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小屏,为了维持最基本的使用体验,X200 Pro mini依旧配备了6.31英寸的屏幕。
没错,现在6.31英寸也能被称作小屏了。
事实上,在进入全面屏时代后,手机行业就缺乏对“小屏”的准确定义。在全面屏普及之前,手机屏幕的长宽比例大多是16:9,这一比例下手机屏幕尺寸每增大一英寸,屏幕宽度也将增大0.49英寸。1:0.49的比率意味着大屏将显著影响手机的整体宽度,从而影响机身握持手感。因此在非全面屏时代,“小屏手机”的屏幕尺寸通常在4英寸到4.7英寸之间——iPhone SE、iPhone 8为小屏手机的典型代表。
图片来源:Apple
但在全面屏时代,手机屏幕比例从16:9膨胀到20:9。这一比例下,屏幕每增大一英寸,机身宽度只增大0.41英寸。也正因全面屏手机可在不突破机身宽度限制的情况下增大屏幕尺寸,因此我们对“小屏手机”的定义必须改变。
我们对手机屏幕尺寸的讨论,本质上是对手机宽度的讨论,在结合手机行业当前主流产品的实际情况后,雷科技尝试对手机屏幕的尺寸做出以下分类:
– 小屏手机:屏幕尺寸在6.3英寸(20:9)以下,或整机宽度在72mm以下的手机。
– 标准手机:屏幕尺寸在6.3英寸(20:9)至6.7英寸(20:9)之内,或整机宽度在72mm至76mm以内的手机。
– 大屏手机:屏幕尺寸在6.7英寸(20:9)至7英寸(20:9)之内,或整机宽度在76mm至80mm之内的手机。
– 平板手机:屏幕尺寸在7英寸至8英寸之间的手机。
考虑到折叠屏手机的特殊性,这一标准暂只适用于直板手机,不适用于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依旧根据折叠方式分为大折叠(转轴纵向)或小折叠(转轴横向)两类。参考目前手机品牌“中杯-大杯-超大杯”的风气,雷科技屏幕标准说法中的“标准手机”“大屏手机”在必要时也能被称作“大屏手机”“超大屏手机”。
图片来源:小米
当然,小雷也明白,这一分类并不严谨,毕竟不同手机品牌的屏幕比例、边框厚度都有所差异,光靠一个硬性的标准很难直观体现不同手机拿在用户手里的真实感受。而且上述分类标准并未对手机的厚度做限制。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分类标准就像我们对手机屏幕“黄金尺寸”的定义一样,每隔几年都将发生改变。
2007年,苹果发布了第一代iPhone,和当时市面上的按键手机相比,iPhone这块3.5英寸3:2屏幕改变了手机的交互方式。而这个兼顾了可视面积、单手操作便利性,手机整体便携性的屏幕尺寸,也被誉为“黄金尺寸”。这一尺寸一直延续到了iPhone 4和iPhone 4S机型上,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智能手机的“标准尺寸”。
图片来源:Apple
随着用户对视频、游戏和网页浏览需求的增长,手机屏幕开始逐步增大。在手机屏幕尺寸方面,Android品牌超车,采用4英寸16:9屏幕的iPhone 5发布于2012年,但早在2010年,Android阵营的Nexus S和Galaxy S就已经用上了4英寸屏幕。
图片来源:HTC
一边是低分辨率的3.5英寸小屏,一边是高清4英寸大屏,消费者的选择无需多讲。在iPhone 5发布的前一年,即2011年,尝到大屏红利的Android手机品牌乘胜追击,用Galaxy S2、HTC Sensation等旗舰手机将手机屏幕尺寸扩大至4.7英寸。
另外,2011年还诞生了另一款“里程碑”产品——三星Galaxy Note。这款采用5.3英寸屏幕的大屏手机可以说是现代“平板手机”的开山鼻祖,还将电磁手写笔这一概念带到了手机领域。也正是从2011年起,“黄金尺寸”被提升到4.7英寸,这也标志着iPhone失去了对手机屏幕“黄金尺寸”的“定义权”。
图片来源:三星
4.7“黄金尺寸”的说法一路延续到了2014年——这一年,手机行业迎来了两件大事:首先,iPhone 6跟进4.7英寸屏幕的潮流,这标志着iPhone“小屏手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另一方面,苹果推出Plus机型,将5.5英寸大屏手机推向了大众视野。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有些疑惑,“不是三星Galaxy Note先提出大屏手机吗”。有一说一,GalaxyNote确实抢先提出大屏手机这一概念。但在执行上,三星一直将Galaxy Note定位“不同于常规手机”的商务手机,Note系列和S系列在产品设计思路、目标客户与营销方向上都有所差异。
图片来源:苹果
但iPhone不一样,iPhone 6和6 Plus完全就是同一款手机的两个“码数”,这也是苹果第一次让消费者“自己做选择”。这种面向大众用户的大屏手机策略让iPhone 6大获成功,还让5英寸以上的屏幕成为行业新标准。此后,华为、小米等厂商纷纷推出更大屏幕的旗舰机型,迎合消费者对大屏的需求。
图片来源:小米
至于后面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iPhone X的出现标志手机行业已全面进入全面屏时代,“屏占比”成了用户关心的新指标。伴随着手机屏占比的提升,手机的“黄金尺寸”也从5.8英寸一路提高至现在的6.7英寸;折叠屏的出现更是模糊了手机和平板之间的间隔——折起来时是手机,展开用时是平板。
不少人认为折叠屏手机会是手机尺寸战争的终点。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小雷并不认同这个说法。
必须承认的是,折叠屏手机的出现为智能手机形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用单一设备提供了手机的便携性和接近平板的显示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机屏幕尺寸的进化会在此止步。
首先,折叠屏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除了高昂的成本外,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寿命的担忧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考验后才能下定论。但即使未来技术成熟,折叠屏品类内部也分化出了多种尺寸“派系”。
图片来源:Google
比如OPPO的Find N系列、一加的OnePlus Open、Google的Pixel Fold系列,走的就是“小方屏”路线;而三星、小米、华为等品牌走的则是大屏路线。除此之外,还有华为Mate XT这种三折叠超大屏手机。折叠屏只是一个阶段性方案,它无法彻底统一市场的审美与需求,更无法消除消费者对新奇形态的探索欲望。可以说,折叠屏的出现不但没能终结手机尺寸战争,反而还为尺寸战争引入了全新维度。
归根结底,屏幕尺寸的多样性,本质上是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直接体现。3.5英寸时代的手机用户并非不想要大屏,只不过是当时硬件技术无法在合理成本内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软件生态方面也没有能用上这额外屏幕面积的场景而已。
图片来源:小米
在小雷看来,手机尺寸之争的核心在于找到用户便利性、产品便携性和品牌成本之间的平衡。而这一平衡本身正随着消费习惯、应用场景和技术进步不断变化。一旦有更新、更轻巧、更灵活的屏幕形态出现,折叠屏也可能像当初的刘海屏、水滴屏一样被更好的解决方案替代。
与其说折叠屏手机会终结屏幕尺寸战争,倒不如说折叠屏手机将成为手机尺寸战争2.0的。在折叠屏手机“展开”的新战场中,手机品牌还会像10年前那样,争夺“黄金尺寸”的定义权。而面对百花齐放的手机市场,消费者也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25年1月7日,CES(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5 即将盛大开幕,雷科技报道团蓄势待发,即将飞赴美国·拉斯维加斯现场全程报道,敬请关注。
安卓手机引发艳照狂潮?要有三年前就有了
| 责编:于雷
智能手机带来了太多的便利,帮助我们和朋友沟通、联通世界、分享生活点滴甚至记录各种隐私,久而久之手机甚至超过电脑成为个人隐私存放集中地。当你想当然的认为手机中的信息可以通过恢复出厂设置完全擦除时,一个噩耗般的消息让很多人出一身凉汗:删除后的信息也能轻松找回来。关键是除了照片,聊天信息也能从安卓手机里扒出来,除了担心艳照门,隐私泄露也成为了这次安卓漏洞普遍关注的焦点。
安卓手机引发艳照狂潮?要有三年前就有了
实验结果来自著名安全厂商Avast,这家专注于手机病毒的软件厂商贴出一篇博客,详细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是如何从20多款旧手机中恢复出4万张图片和大量的邮件/短信等。数据恢复并不陌生,当你一不小心删除了一个文件时,网上有一大把类似EasyRecovery的免费数据恢复软件让我们使用,而且上手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相信有不少人都换过手机,很多人对二手手机隐私信息的处理方法都是恢复出厂设置,可是Avast仅仅使用一款普通的数据恢复软件加上简单的数据套件就轻易恢复出了删除后的手机信息,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具备好奇心的人都有可能将身边的二手手机隐私调取出来。
事实上在Avast给出这个惊人的真相之前并不是没有征兆,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在售的二手移动设备中有34%包含有私人信息。调查抽取了包括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在内的300部设备,其中的隐私信息还包括银行账号、医疗信息等,需要一提的是这是2009年的新闻。而到了2012年英国售出的10部手机中依然至少有一部包含了私人信息。
使用普通软件恢复手机数据(图片引自avast)
三种方式让你的图片/短信一条不落
或许是基于以上认知,Avast做了这样一项测试。Avast做的并不是很专业的数据恢复,而是选择了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的FTK Imager——一款很棒的镜像恢复软件。他们利用FTK Imager从一款HTC Sensation未分配的分区中恢复出了251个扇区,进而找到机主的Facebook聊天记录。
恢复数据(图片引自avast)
在实际使用中恢复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式包括大容量数据恢复、逻辑分析和低水平的数据分析三种。
第一种类似手机中的大容量存储卡,我们经常会将数据存放在可插拔的SD手机卡中,事实上这种SD数据一旦被删除或者格式化是最容易被恢复的。目前网络上最流行的EasyRecovery、Winhex等都能轻松恢复SD卡种的数据。
大容量存储最容易被恢复(图片引自avast)
另一种方式就是运用Android推出的Andriod Debug Bridge以及Andriod Backup Extractor功能,通过这些准备工作,无需对手机进行解锁就可使用电脑恢复手机上的有关数据。从归档文件中可以找到目录结构以及安装应用信息,有些文件还包括数据库信息。
调取数据库信息(图片引自avast)
这就是你的聊天记录(图片引自avast)
另外当你的手机已经被Root之后,利用数据恢复软件还可以手机内存中删除的信息全部恢复出来,比如利用镜像工具将文件提取出来,然后利用常见的数据恢复软件即可将每一个字节恢复出来。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会有大量信息被恢复,想要找出重点内容必须一点一点的查看,从以下数据中我们也能查看出文件类型。
逐点查找数据类型
别担心 只有旧手机才容易被恢复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惊讶,要知道随着手机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几个月换一次手机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这期间又有多少手机信息被泄露?
脆弱的手机隐私
事实上如果真的如此,那将势必引发新一轮的“艳照门”洪潮,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听说过这类新闻。原因很简单,安卓手机的信息泄露并不是那么容易发生,Avast这篇博客中有一个细节信息被我们忽略,那就是他们使用的是旧手机,到底有多旧?试验产品之一的HTC Sensation其实是2011年出产的,而运行的还是安卓2.3系统,轻而易举恢复被格式化的信息其实只在旧手机中才会发生。
你还在用旧的安卓手机吗(图片引自BBC)
谷歌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提升了隐私保护的门槛,随着之前版本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小,现实中绝大多数安卓手机用户其实是没有受到影响的。之后的用户只要加密就可以不用担心恢复出厂设置后的信息被泄露。
我们通过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网络上流行的这些软件其实都无法读取安卓手机内存,这样除非使用镜像功能提取文件,否则想要恢复手机里格式化的信息其实并不容易。当然不排除那些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不过隐私泄露的门槛已经大大提高。
手机数据恢复并不是很简单
而苹果手机早在iPhone3GS发布以来就在手机中对固件和硬件进行了加密处理,而且这种数据加密是永久而且不会被取消的,所以苹果用户不用担心这一点。
给大家支招 怎样彻底销毁手机艳照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所有的加密功能只是提升数据恢复的难度,并不能够有效的避免数据隐私被泄露。这里也给大家支招如何彻底删除隐私数据。
手机隐私安全
由于数据被删除时硬盘上仍有数据痕迹,因此仍有被恢复的可能。但只要硬盘数据被多次覆盖,那么软件只能恢复最上层的数据,这个时候用户只需添加一些无关紧要的数据将个人信息覆盖即可。
当然如果手机中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最保险的方法是不要变卖手机,正如专家说所,最好的方法是销毁掉。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