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eX上传控件和IE增强保护模式的那些事
关于ActiveX上传套件更新,我有一些关于Internet Explorer支持请求的问题。ActiveX上传套件运行在所谓的EPM(增强保护模式)下,是什么让我们的ActiveX上传套件必须运行在这种模式下呢?
微软在发布Windows 8时推出了EPM,这种新的机制导致ActiveX控件和其他IE插件运行在沙箱环境中,即称为AppContainer。因此不允许进行潜在的不安全的活动,即在这种环境下允许的情况几乎为零。现在微软希望ActiveX开发者创建一种新的代理对象,使其所有调用WinAPI来通过并且允许运行。然而,这对于ActiveX开发者来说,这意味着重写开发完成的整个产品。
幸运的是,微软做了两个有利于软件供应商的地方,一方面是关闭了EPM默认和当ctiveX开第一次加载时建议用户打开一个特定的EPM网站。
唯一的问题是,如果用户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答案,IE不会给用户一个机会来改变自己的想法。正如你可以在这些截图中看到,在Windows8中因为标题按钮的原因特别容易犯错误。
有或多或少的用户可以通过谷歌或者百度来解决我所提到的问题,但是绝大多数的一般用户是没有办法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的。
由于EPM已经不是默认选项,加上IE并不是那么受欢迎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出现得较少。但是谁也不敢肯定微软会决定何时释放EPM。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ActiveX开发者会花很长的时间来创建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改变这样的现状,让更多的用户在浏览器上有更多的选择。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
8月12日起,IE11开始封杀老旧ActiveX控件
IT之家(www.ithome.com):8月12日起,IE11开始封杀老旧ActiveX控件
近日,国外安全实验室发布2014安全报告,其中IE浏览器成为众多易受攻击的应用程序之一。为了提升IE自保能力,微软IE团队今天宣布从8月12日起,IE8—IE11家族浏览器将开始封杀老旧ActiveX插件。
据微软IE博客介绍,本项计划将从8月12日执行,微软将向IE浏览器推送一次安全功能更新,加入本项“Out-Of-Date ActiveX(过时ActiveX控件)”拦截功能,适用于Win7SP1、Win8、Win8.1全平台,支持IE8—IE11所有浏览器。
微软表示:“由于日益严峻的恶意网络、不断增长的恶意网页数量,因此用户非常需要确保IE浏览器ActiveX控件及时升级至最新版,从而免受各类安全漏洞攻击。”
例如大家熟悉的Java控件,也是IE最易攻击的浏览器插件之一,因此IE8-IE11将自动阻止旧版Java运行(参考上、下图)。
另外,微软也承诺这项IE拦截过时ActiveX控件计划将一直持续下去,努力提升IE浏览器整体安全性。
IE要“退休”了 需要“返聘”可以这样做
近期微软宣布,为我们工作了26年,虽然总被嘲笑,但为微软战胜浏览器乃至操作系统的敌人立下赫赫战功的IE(Internet Explorer)将于2022年6月15日正式从Win10里删除。虽然Chrome、Edge、FireFox……早就替代了IE的市场位置,可是还有不少小伙伴在浏览甚至工作中必须使用IE,这可肿么办呢?
如果只是需要浏览一些框架比较老旧的网站,那其实很简单,只要使用替代IE的Edge就行,它内置了IE兼容模式。点击右上角的“…→设置→默认浏览器”,就能看到相应选项了,只要启用并设置正确,碰上为IE优化的网站一般就会自动切换为兼容模式,顺利打开,我们甚至还能设置为始终以IE模式打开网站。
习惯使用第三方浏览器的小伙伴就更没问题了,很多第三方浏览器都是所谓的双内核设计,而且其中一般都包含IE内核,找到切换内核的选项,点击就可以了,有些还可以选择切换到哪个IE版本。
不过一些从事的银行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小伙伴却必须使用“纯”IE浏览器,这是因为相关的应用模式建立在IE的ActiveX控件基础上。考虑其他应用,必须使用较新操作系统的小伙伴,小编建议大家保留在较低的Win10版本,不要更新,我们之前的推送提到过很多方法,有些可能已经失效,大家捡有效的用吧。
小编更推荐的方法还是搭建一台专门运行Win7或WinXP的电脑,在上面运行IE,甚至是很旧版本的IE也没问题。只是这台电脑必须考虑硬件也足够“旧”,比如想装XP就得选择第4代酷睿或更老的平台,想装Win7最好选择第8代酷睿或更老的平台。
要注意的是,除了BIOS模式、硬盘格式等偏硬件的问题外,较新的硬件没有旧操作系统的驱动也是个大问题,所以对于配件,不要光考虑是不是“装得上”、“认得出”,还得确认有驱动程序才能正常使用。特别是WinXP的驱动程序,真的非常古老了,为了避免以后官网删除链接,一定要下载后全部备份。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