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 华星推出 In-cell 主动笔 LCD 屏幕
IT之家1月11日消息 近日,TCL 华星搭载 In-Cell 主动笔技术的 10.95”屏幕通过了主动笔协议方案商 Wacom 的 WGP LV1 认证和 Microsoft 的 MPP 2.5 认证(两者均为全球四大主流方案商之一)。
相比于一般触控笔,主动式电容笔的精度更高、延迟更小、反应速度更快,书写体验也更加真实,因此,一款可以适配主动笔的屏幕成为高端平板产品的核心卖点之一。
IT之家获悉,据官方介绍,在一个帧频的显示时间内,TCL 华星平板 LCD 采用的 LTPS 技术对于 Display 驱动时间的需求较少,可提供足够的时间用于主动笔识别,打破了平板行业 In-Cell 主动笔的技术瓶颈,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给平板客户带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得益于领先的 In-Cell 技术,TCL 华星屏在主动笔书写时,精度高,压感体验真实,能够完美模拟笔迹粗细浓淡。同时,凭借屏幕较高 SNR 水准,使主动笔具有灵敏的倾斜感应和悬浮触控,可以在写字画画的时候模拟真实的在纸上写字的感觉和效果,满足绘画等专业需求,给用户带来媲美纸张书写的流畅体验。
在 WQXGA 分辨率下,TCL 华星率先在 120hz 显示的 LCD 产品上使用 In-Cell 技术,这项技术的实现,使得 TCL 华星产品在保持流畅显示的同时,无需额外触控感应板,因此可以做的更加轻薄,同时,屏幕边缘准确性会更好,功能扩展性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这些提升,能够降低用户在长时间使用时的不适感,使之更适合轻办公、出差,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以更智能、更流畅的方式完成日常工作任务。
屏幕技术之in-cell、on-cell、OGS!
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许多厂商都希望通过硬件的差异化来凸显自己,什么IPS、SLCD、视网膜、ClearBlack等新名词不断的出现,很多时候在我们还未理解新技术的时候新的技术名词又诞生了。五元素平板自卓越系列ifive mini3到最新的7.9寸视网膜真八核平板ifivemini3GS,屏幕技术中均采用了OGS单玻璃工艺,那么究竟什么是OGS,什么又是in-cell、on-cell屏幕技术呢?要彻底了解In-Cell/On-Cell/OGS等,就得先知道屏幕的基本结构组成。
从上到下,屏幕的基本结构分为三层,保护玻璃、触控层和显示面板。保护玻璃没什么好说的,康宁大猩猩玻璃就是。触控层的话,就是由ITO触控薄膜和ITO玻璃基板组成。显示面板可细分的程度高,这里只大致排列下:从上到下,分别是上玻璃基板,液晶层,下玻璃基板。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保护玻璃/触控层与显示面板之间,一般贴合技术会形成一层空气,如果采用全贴合技术去除这层空气,屏幕反光会大大减少,点亮屏幕时就显得更为通透,熄屏时更加黑沉,没有灰白的观感。
今天各厂家标榜的OGS屏幕、In Cell/On Cell屏幕,为何值得拿出来吹嘘,是因为它们都是保护玻璃层+显示面板层的结构,少了一层触控层,更加轻薄。那中间的触控层哪去了呢?这正好是区分In Cell/On Cell屏幕和OGS屏幕的关键。In Cell/On Cell屏幕是将触控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了一起,OGS屏幕是将保护玻璃层和触控层整合在了一起。为了争夺产业话语权,触控模块厂商力推OGS,而显示面板厂商如LG、三星、夏普等则力推In-Cell/On-Cell。
那么究竟什么是in-cell、什么是on-cell、什么是OGS呢?
in-cell:是将ITO触控薄膜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玻璃基板之下,一般是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代表机型是苹果的iPhone 5。
on-cell:是将ITO触控薄膜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玻璃基板之上,三星几代Galaxy旗舰就是这么做的。
OGS:是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导电层,直接在保护玻璃上进行镀膜和光刻。
屏幕的通透程度和视觉效果:OGS是最好的,In-Cell和On-Cell则次之。所以,吹嘘In-Cell/On-Cell如何如何通透,视觉效果如何好,可以歇歇了。无论是iPhone5还是三星Galaxy S4,单纯的屏幕通透度其实还不如一些采用了OGS屏幕的国货,比如魅族MX3。和五元素ifive mini3GS等7.9寸产品。
轻薄程度:一般来说In-Cell最轻最薄,这也是iPhone使用了金属机身,还能做到极致轻薄的原因之一。OGS则次之,On-Cell比前两者稍差。
屏幕强度(抗冲击、抗摔):On-Cell最好,OGS次之,In-Cell最差。需要指出的是,OGS则因为直接将康宁保护玻璃与触控层整合在一起,加工过程削弱了玻璃的强度,屏幕也很脆弱。另需要指出的是,因为In-Cell将触控层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一旦触摸屏出了问题,需要连同显示面板一起更换。
触控方面:OGS的触控灵敏度比On-Cell/In-Cell屏幕都要好,但这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OGS技术不过关,超高的灵敏度很容易发生“跳屏”的现象。
技术要求:In-Cell/On-Cell都比OGS要复杂,生产控制上,难度也更高。
良品率:之前In-Cell屏幕的良品率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iPhone 5等产品的供货,但随着厂商不断投入,技术走向成熟,In-Cell/On-Cell屏幕的良品率与OGS已经处于同一水平,大规模出货不成问题。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