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8评测:性能强悍但升级意义不大
相比较更为出彩的 iPad Air 4,同场发布的 iPad 8 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该平板依然采用了传统的外观设计,主要就是处理器方面的升级,外媒 AppleInsider 在评测中表示如果你已经拥有 iPad 7 了,那么升级的意义不大。
AppleInsider 在评测中给 iPad 8 的评分为 4 分(总分为 5 分),并表示如果你不介意功能上的不足和外观的陈旧,那么只要选择何时的存储,全新的 iPad 8 是非常值得购买的。
优点是
● 可靠、精良的设计
● 非常适合家庭,儿童,工业,商业或教育用途使用
● 保护套可以兼容使用
● 保留耳机端口
● 支持智能键盘和 Apple Pencil
● 20W USB-C电源适配器
缺点
● 存储空间有限
● 较旧的设计
● 不支持第二代 Apple Pencil
设计
事实上,关于 iPad 8 的设计并没有什么好说的。iPad 8 依然采用了传统的外观设计,拥有 10.2 英寸的超厚边框,分辨率为 2160×1620。额头部分有 120 万像素前置摄像头,下巴部分 Home 按钮同样提供了 Touch ID 传感器,底部仍然有两个扬声器。
后置摄像头依然是 2018 年以来一直在使用的 800 万像素 BSI 模组,使用五元素镜头能够拍摄 4300 万像素全景照片,能够拍摄 120fps 1080P 的视频以及 720fps 的慢镜头。它仍然具有蓝牙版本4,2,Wi-Fi仍然是802.11ac。
性能
iPad 8 在性能上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这也是和 iPad 7 的主要区别之一。虽然没有装备和 iPad Air 4 一样的 A14 Bionic 处理器,但是也从 A10 Fusion 处理器变为 A12 Bionic 处理器。
A10 是由两个高效和两个高性能内核组成的四核芯片。在使用中,一次只能有两个核心处于活动状态-有效地使其成为基准测试中的双核芯片。A12 Bionic具有六个核心(两个高性能和四个风暴核心),它们都可以一次运行,在Geekbench等基准测试中显示为六核设计。
在最新的 Geekbench 5.2 测试中,2019年的第七代 iPad 单核成绩为 746 分,多核成绩为 1326 分。而新款 iPad 在单核和多核测试中分别获得了 1117 和 2645 的成绩。作为对比,2020 年款 iPad Pro (A12Z Bionic 处理器)得分为单核 1117 和多核 4690。
在 Compute Metal 图形测试中,iPad 8 的得分为5366。我们的2020 iPad Pro 上得分为 12021,主要是由于其附加的图形核心。
相比较 iPad Air 和 iPad Pro,主要少了什么东西
● Face ID
Face ID 功能能够让解锁、验证变得更加无缝。除了首次设置之外,用户能够在没有任何物理接触的情况下使用 Face ID。因此在使用 iPad 8 的时候,如果想要进入主屏幕或者输入密码的时候,必须要用手指按住 Home 按钮,这在比 iPhone大很多的设备上使用起来有点不顺手。
● 声音
声音显得空洞和力量不足。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有大边框,非层压显示屏和浅音频的电影的体验并没有像 iPad Pro 那样好。
● 性能
在进行繁重任务的时候,例如编辑 45MB 的 RAW 格式文件或者导出 4K视频,可以明显感受到速度上的差异。但日常任务都是单核操作,其速度与 2020 iPad Pro 差不多。打开应用程序,在线浏览,购物,编辑文档,对照片进行排序,添加Twitter,处理电子邮件以及进行Zoom通话似乎都和我们的 Pro 一样快。
● 前摄分辨率低
其前置120 万 720P 像素的摄像头在进行 Zoom 等视频聊天的时候分辨率有点低。在横向模式下使用 iPad时,使自己在摄像头上居中变得更加困难。当 iPad 处于水平状态时,摄像头位于侧面,而不是居于顶部,使您坐在数位板正面时居中。
● 不是USB-C 端口
在高端 iPad 上,苹果已经采用了 USB-C 端口,不过在 iPad 8 上依然采用 Lightning 接口。这意味着在测试iPad时,每次连接这些高端配件时我们都需要一个适配器。
苹果悄悄上架的 iPad mini 7 值得买吗?上手用过之后我想说……
可以说,不管到哪里,我的包里大概率会装着一台 iPad mini。这台 iPad 有着单手友好的尺寸,装上智能双面夹之后也就只有两台手机的重量,放进随身的包里完全没有负担。
在过去的两三年时间里,第六代 iPad mini 跟着我度过了大部分的差旅路途,甚至还去了好几次国外。但是,距离第六代 iPad mini 的发布已经过了不短的时间,我也和许多人一样,期待着下一代产品的到来。因此,全新 A17 Pro 芯片版 iPad mini (下称 iPad mini) 的面世,无疑是一个让人高兴的消息。
对于这台 iPad,相信你和我有不少一样的疑问:有哪些变化、屏幕还「卡」吗、值不值得入手…… 快速上手了新款 iPad mini 之后,我来简单聊聊自己的体验。
先说说产品之外。此次新款 iPad mini 的命名也引起了不少注意,作为第六代 iPad mini 的继任者,许多人都在期待着一台名为第七代或 iPad mini 7 的产品到来,没想到 Apple 给了它一个看起来有点怪、仔细想想又相对合理的新名字:iPad mini (A17 Pro)。
不过,这个结果也不意味着像不少人想的那样,未来还会有一台名为 iPad mini 7 的新产品。反观今年 Apple 推出的其它新品其实能够看出些许端倪,新款 iPad Pro 和 iPad Air 也用相应的芯片作为命名后缀,我们更是看到了有点冗长、同时好像又不那么书面化的「AirPods 4 (支持主动降噪)」这样的名字。
毫无疑问,Apple 正在慢慢改掉旗下部分产品的命名逻辑,让不同型号、不同代际之间产品的特点和性能差异更加直观,比如 iPad Air (M2) 一看便知没有硬件级光线追踪,iPad mini (A17 Pro) 有一颗和 iPhone 15 Pro (几乎) 一致的芯片。我对这样的命名逻辑倒是没有太多异议,只不过它们在口语化表述中确实有那么一点不好表达,像是 AirPods 4 的名字也确实有点长并且怪了,对于这台新的 iPad,估计很多人应该还是会习惯性地称呼它为「iPad mini 7」吧。
外观方面,我拿到的是无线局域网 + 蜂窝网络的深空灰色机型,搭配炭灰色智能双面夹。与官网提供的技术规格一致,两代 iPad mini 的机身尺寸与屏幕尺寸完全一样,重量也没有变化。
左:第六代 iPad mini,右:iPad mini (A17 Pro)。
虽然有一些人表示,此次新款 iPad mini 的尺寸规格没变,依然保留了粗重的屏幕边框属实有些遗憾;不过,考虑到 iPad mini 本身不像其它 iPad 有更多「桌面」属性,手持使用的场景绝不在少数,单手握持时拇指刚好完全覆盖的边框宽度我认为还是挺合理的,能防止误触、也不会让手指遮挡内容。当然,如果 iPad mini 能够在保证使用体验的同时边框更窄更漂亮,我肯定是举双手赞同。
顺便说一下 iPad 的 eSIM。与今年发布的另外两款 iPad 产品一样,蜂窝版 iPad mini 此次完全取消了实体 SIM 卡槽,转而用 eSIM 取代。但与 Apple Watch 的 eSIM 不同的是,目前国内的运营商中只有联通支持了 iPad 的 eSIM,局限性相对较高。
iPad 上的 eSIM 也并非是我们在 Apple Watch 上熟知的「一号双终端」,实际上是为 iPad 新办了一张联通的 SIM 卡,拥有单独的号码、单独的流量套餐。此前我简单了解过 iPad 的 eSIM 套餐,300 元 / 年的资费每个月只有 25GB 流量,并且没有其它权益,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贵的。
这次在 iPad mini 上尝试开通 eSIM 体验之后,我才发现还可以为 iPad 申请已有联通号卡的 eSIM 副卡,如果不需要额外流量资源,只需要支付 10 元 / 月就可以共享主卡流量,类似 Apple Watch 上的 eSIM 体验。
不过,我用目前自己在用的联通大王卡为 iPad mini 开通 eSIM 副卡却没能成功,询问客服得知互联网套餐号卡的相关限制较多,只能前往线下办理。当我咨询在异地营业厅能否成功办理 iPad 的 eSIM 副卡套餐时,客服没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建议我尽量前往归属地营业厅办理。而我在 Apple Watch 上的线上办理流程则相当顺畅,可以看到目前 iPad 的 eSIM 支持在国内限制还是比较多的,离完整的彻底 eSIM 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从技术规格来看,新款 iPad mini 的屏幕与上一代没有任何区别。但要知道,第六代 iPad mini 上这块 60Hz 刷新率的 LCD 屏幕可是遭受了不少诟病。众所众知,iPad mini 采用的是一块具有高分辨率、低刷新率的屏幕,加上像素排列方向等一系列硬件特性,划动时能够直接看到像素一层一层刷新的动态效果,这也被许多人称为「果冻效应」,即在 iPad mini 上划动似乎会更「卡」。
从个人体感上来说,我认为新款 iPad mini 在屏幕划动的视觉效果上与上一代产品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这代 iPad mini 依然有着一块我们所熟知的「果冻屏」。我们也在编辑部里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盲测,我用 iPhone 16 Pro 同时拍摄了两台 iPad mini 在浏览网页时的刷新效果,通过将 4K 120 fps 规格的视频降帧至 25 fps 规格播放,几位编辑均表示肉眼看不出来太多区别,仅有一位编辑认为通过暂停抽帧截图能够看出新款 iPad mini 的刷新表现好了那么一点点。
猜猜看哪台是新款。
总的来说,可以认为新款 iPad mini 在我们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刷新效果的视觉表现与上一代相比基本不会观察到任何区别,如果从个人体感来说真的非常介意「果冻效应」的话,那应该谨慎选购这一代 iPad mini,建议等正式发售之后到店实际体验再做决定。
以我个人的体验来说,我自己认为 iPad mini 上的这块屏幕没有带来特别大的影响,作为一款在阅读场景下极为友好的产品,刷新率对于读书或者看漫画的干扰都较小。而同样作为 iPad mini 相对比较理想的使用场景,玩游戏的体验更是不用担心,即使是在上一代 iPad mini 上 A15 芯片都能带来流畅和高画质的游玩体验,当然这块屏幕的优势是屏幕大的同时能够方便手持,比起有着高刷新率的 OLED 屏幕设备相关体验自然是比不上。
因此,不管是说 iPad mini 上这个少了一个 GPU 核心的 A17 Pro 是低良率下的「残次品」也好,还是说只是为了和同芯片、但更主流的 iPhone 15 Pro 体现差距也罢,对于 iPad mini 而言这颗芯片目前都完全够用了。我分别用两代 iPad mini 各自玩了好几个小时的《使命召唤手游》,它们在游戏的画面表现、游戏性能和续航发热方面也都没体现太多差异。
但是,我们都知道 iPad mini 的日常使用上限起码现在而言就在那里,不论是这枚 A17 Pro 芯片还是向 Pro 级产品看齐的 8GB 内存,都不是为了玩游戏、剪视频、做渲染这些高负载的场景所准备的。答案不言而喻,iPad mini 也为今年已经被提及了不知道多少次的 Apple Intelligence 做好了准备。
截至本文发稿时,iOS / iPadOS 18.1 都已经推出了正式版本的发行候选版本,也就意味着 Apple Intelligence 在全球范围内的正式上线仅有一周不到的时间了。不过还是那句老话,即使大陆地区还要等到明年才能用上 Apple Intelligence,这个由 Apple 打造的系统级 AI 在正式上线之初所放出的能力实际上也相当有限。如果单纯是为了系统级的 AI 准备入手新款 iPad mini,那我也建议不妨再等一等;按照彭博社的说法,Apple Intelligence 的其它能力还会在上线以后陆续释出,而具有屏幕内容感知、跨应用协作的 Siri 更是要到 iOS / iPadOS 18.4 才会与我们见面。
除了为 Apple Intelligence 做好准备的芯片和内存,新款 iPad mini 也有其它规格有明显提升,比如传输速率比上一代快了一倍、最高可达 10 Gb/s 的 USB 3 接口,还有对 Apple Pencil Pro 的支持。
作为一款入门级的 iPad 产品,能够支持最强的 Apple Pencil Pro 无疑是件好事,毕竟相对于原先的第二代 Apple Pencile 而言,这是一个加量不加价的选择。但对于想要购入这代 iPad mini 的老 iPad 用户而言就没那么友好了,毕竟考虑到在 iPad mini 上应该没有比较进阶的需求,又必须单独花钱重买一支笔。
这样的改变也是必然,可以看出 Apple 正在逐渐淘汰第一代和第二代 Apple Pencil。如果只想用 Apple Pencil 在 iPad 上实现基础的记录体验,选 USB-C 款就够了;如果想要完整体验 iPadOS 生态的强大应用生态,获得更丰富、更专业的配套体验,Apple Pencil Pro 就能满足你的这些需求。目前 iPad 产品线中的四个系列产品,其中三个都已在今年完成迭代,我相信下一次基础款 iPad 更新的时候,同样也会实现对于 Apple Pencil Pro 的适配。
如果说我对 iPad mini 有什么比较迫切想要得到的改变,一款官方出品的键盘应该会是我的答案。每次在户外使用 iPad mini 时,简单的消息回复以及一些基础的输入场景不可避免,如果能有一款键盘稍微提升一点点输入体验、而不再需要「搓玻璃」就很好了,不需要它有多好的质感和多强的生产力属性。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iPad mini 从来就不是一款有「生产力」的工具,就像我之前说的,这是一台很纯粹的 iPad。但不管是看书、记笔记、玩游戏、看视频…… 这些我们每天离不开的各种场景,iPad mini 都能做得一如既往地好。
但我不会直接推荐你去选择一台 iPad mini,因为它能做的大部分事,你可能已经用 iPhone 在做了。话说回来,我也认为 iPad mini 是更适合大多数人选择的那台 iPad,它的价格相对而言没那么高,iPadOS 生态体验也足够完整,也为 Apple Intelligence 做好了准备,只要你清楚自己需要一台这样的 iPad。
iOS14.7正式版更新:带来3大改动,存在一个小问题,iPad首次断更
时隔一个多月后,果粉期待已久的iOS14.7正式版终于来了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就在同一时间,iOS14.6被曝光存在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感染了pegasus恶意软件,就能轻易被人窃取个人数据,甚至麦克风、摄像头都能被人控制。如果比较重视个人数据安全,建议在第一时间更新iOS14.7正式版。
不得不说,iOS系统的稳定性真的越来越差了。相信很多人都记得iOS14.5.1的降频BUG,让iPhone 12直接降频到了3年前的性能水平。有前车之鉴在此,如今让我更新iOS系统,我都会慎之又慎。目前,iOS14.7带来了3个新改动,还存在一个小问题。
iOS14.7最大的改动,就是新增了对MagSafe磁吸外接电池的支持,iPhone 12从此原生支持该配件。前段时间,苹果专门为iPhone 12推出了一款MagSafe外接电池,价格749元,容量是1460毫安,日常充电速度为5W。不过MagSafe外接电池的实用性有点鸡肋,1460毫安的容量,连给iPhone 12 mini充电都没办法充满。
很多人都没注意到,向来和iOS一起同步更新的iPad OS,没有发布14.7正式版。也就是说,这是第一次iPad OS和iOS分开更新,系统生态可能从此会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我相信,Windows 11正式兼容安卓APP之后,苹果不可能一点战略调整都没有。目前看来,iPad OS很可能会彻底走向“电脑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Windows 11平板。
稳定性方面,iOS14.7正式版的表现要比iOS14.6优秀很多。多名iPhone 7P用户反馈,更新到iOS14.7之后,发现发热大幅降低,而且续航也提升了。毕竟iOS15很快就要推送了,iOS14.7预计是iOS14的最后一个大版本,该修复的BUG都已经修复了,所以非常适合养老。
总而言之,iOS14.7整体问题不大,除了一些功能性更新以外,比较亮眼的是整体稳定性的提高,还是很推荐升级的。你升级到iOS14.7了吗?欢迎分享体验。
不过,国内买Apple Watch的果粉数量有限,所以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iOS14.7整体问题不大,除了一些功能性更新以外,比较亮眼的是整体稳定性的提高,还是很推荐升级的。你升级到iOS14.7了吗?欢迎分享体验。
以外,比较亮眼的是整体稳定性的提高,还是很推荐升级的。你升级到iOS14.7了吗?欢迎分享体验。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