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13 体验:骁龙旗舰新芯 + 徕卡认证,3999 元起量大管好
它,又徕了。
过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小米手机再次换代。
回望数月前,小米与徕卡的联姻,可以说是消费电子圈内的大新闻。
而更为可喜的是,在这次合作中,小米达成了理想的双赢局面,小米和徕卡都在多个层面实现跃升。
于是乎,我们顺理成章地,想在小米新机上看到更好的。
带着这样的期待,我开始了跟小米 13 的相处。
首先避不开的,是它的外观,小米官微这几天都在预热,说实话它的外观已无太大悬念,小米自己为这套设计给出了三个关键词:轻盈、干练和秩序。
这三个关键词概括得很得体。
小米 13 整机厚度为 7.98mm,重量控制在 200 克以内,更具体地说是 189 克,轻盈肯定是做到了。
其次是干练和秩序,这两点被放在了同样的考量高度上,二者相辅相成。所以小米 13 摒弃了一切会让设计主体变得模糊的繁杂元素,线条都被简化:直边框 + 直屏就是最好的佐证。
当然,照顾到握持手感,正反两面都做了弧形处理,这便解决了直板硌手的问题。
铝制中框,耐看耐用。
机身按键被同一安排在右侧,握持时单个手指就能控制音量加减和锁屏,设计和交互皆干练。
此机为远山蓝配色,背盖为科技纳米皮材质,大块黑色的后摄模块,将三个摄像头进行了隐藏处理,连 LEICA 标识都显得低调。
此外,后盖就只剩一个「XIAOMI」的 LOGO 标识了,延续了小米一贯的背面简约风格。
关键在于背部线条,微微的起伏在背盖和中框交汇处形成一道自然舒适的弧线,减少了直边带来的硌手感觉,加上 71.5mm 适中宽度,即便小手用户也能找到舒适的握持支持,同时保留了单手操作的可能性。
对于背部用什么材质,小米也有门道。小米甚至以此为卖点,宣称小米 13 的背盖可以做便签用途,使用者可以在背面用马克笔涂涂画画,事后用湿纸巾擦擦就干净了。
虽说作为卖点,这种宣传口径令人感到迷惑,但至少证明小米 13 纳米皮背盖耐脏易清洁,耐久度会比以往的素皮材质更高。
皮类材质的运用,让握持手感再上一层楼,同时还减少了手滑的风险。
刚好聊到设计,我们也很难把房间里的大象忽略掉,同事路过我的工位时,都会发出类似的一句疑问:「这台是 iPhone 吗?」
它当然不是 iPhone,但小米 13 有自己核心目的:舒适手感,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小米在直边中框的基础上加入了「曲背」处理。
改动虽小,但也有大用处。
因此即便它跟 iPhone 形似,但依旧保有自己的灵魂。我的同事们,在问过「这是 iPhone 吗?」后,通常还会接上另一句评价:「手感很好诶」。
正因如此,我个人认为小米 13 的设计是成功的:轻盈、干练和秩序。它都做到了。
在外观设计方面,小米展现了后天习得的极简设计能力,于是他们决定把这项技能沿用到 MIUI 上,在 MIUI 14 上打出了「超纯净系统」的口号,并展开「剃刀计划」,试图在小米系统层面实现逆袭。
首先,小米砍去了大量自带原生应用,仅保留八大基础功能(电话、短信、联系人、相机等),这是减负的第一步,营造第一眼清爽的感受。
如有需要,用户可自行从应用商店里下载这些第一方应用,选择权交给了用户。
不过这对于一部分人群而言,这可能会削弱小米手机开机即用的便利性,我这里指的是年龄稍大的父母辈用户,原本开机便能使用的 app,如今却要自己进入应用商店才能找到,无异多了一道使用门槛。
小米后续不妨在应用商店中划出一个原生应用专区,并提供一键安装功能,进一步减轻小白用户的使用门槛。
话说回来,我想大多数人都更喜欢看到一个清爽的系统,MIUI 14 迈出的这一步依旧利大于弊。
剃刀计划的第二步,是砍掉不必要的系统固件。
小米号称 MIUI 14 的系统固件相比上代精简 23%,这一操作与减少系统自身占用内存一同,实现系统进一步减负。
但这样的提升,是不易被感知的,人们似乎更在乎新系统有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或值得把玩的新功能,然而久用不卡又是人们是否会对一台手机给出好评的必要条件。在这种矛盾之下,小米选择两手抓,既要大力调节内在,也要在外在美上,给用户提供最直观的变化。
小米去年在小部件功能上,花了很大功夫,精心雕琢,毕竟这是用户每天都会接触看到的元素。直观、近在咫尺。
小米选择在这方面入手,事半功倍。新的图标可以调整尺寸,桌面样式变得极其丰富有趣,再加上新的花宠摆件,定会让用户在拿起手机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 MIUI 14 的特别。
▲发布会展示这个新特性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亮点
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功能的升级与提升,如「笔记本与平板共享键鼠」这样的功能,会让小米生态用户喜笑颜开;而像是「端侧图片提取文字」这样的功能,则是人人皆可从中获益的特性。
好用,更易用,这便是 MIUI 14 留给我的印象。
写到这,我们才开始要谈到小米 13 的「硬性体质」。
经历延期,小米错失骁龙 8 Gen2 的首发资格,但不变的是,它依旧全系搭载高通最新旗舰芯片,小米 13 也不例外。
全新的台积电 4nm 制程工艺、全新「1+4+3」的核心架构、全新 Adreno GPU 核心,组成了高通骁龙的全新旗舰移动平台。
我自然也清楚,大家一定对它充满好奇。上周四我们已经提前公布了小米 13 的「原神环节」,在全高画质模式(分辨率为 1920×864)下,帧率基本贴着 60fps 的天花板在走。
帧率图略有起伏,但游戏过程中察觉不出,高通骁龙总算是把这款「游戏」给通关了。
▲几次明显的帧数下降,出现在任务加载环节上,并不是「掉帧」
无论是游玩时的实际体验,还是从数据上看,《原神》对高通旗舰移动芯片而言,不再是难啃的骨头,米哈游甚至可以考虑为手游玩家贡献更高一级的画质,也给下一代移动芯片上点难度。
在广州 16 度室温下,我手握着小米 13,只感到温暖,对这种感觉并不抗拒,甚至想多玩一会。
至于能效方面,玩一小时《原神》耗费了小米 13 近两成电量,4500mAh 的电池总量,至多能支撑 6 个小时,当然这对手机而言算是极限续航测试了。
我把它当做主力机使用,周末早上醒来用 67W 快充迅速补电,满电状态出门,期间不玩游戏,走走拍拍,也算中强度使用吧,晚上回家还能剩 10% 以上的电量,续航焦虑已经不再,加上 67W 快充能在 40 分钟内帮小米 13 原地满血复活,我已经不会对电量产生焦虑感了。
我每天用着小米 13,对着最久的是正面的这块 6.36 英寸的全高清屏幕,采用全新 E6 发光材质,全局最高亮度达 1200nit,峰值亮度更是到 1900nit 的水准,视觉四等极窄边加上居中挖孔,视觉体验极佳。
更重要的是,小米 13 拥有这样高的屏幕亮度, 即便在户外强光下也能轻松看清内容。游戏过程中,也不会降低屏幕亮度,这一切都得益于屏幕与芯片之间极佳的功耗配合。
在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习惯堆料的小米总算支棱起来了。
硬件性能只是骁龙 8 Gen 2 的其中一部分能力体现。随着高通对影像持续加大投入,这枚芯片给移动摄影垒起了更高的计算摄影底子。
这或许也是小米敢给全系打上「徕卡影像」的底气。
小米 13 的徕卡影像从多个部分组成,但其中最突出,是徕卡风格和大师镜头包。
徕卡风格可以理解为一整套徕卡成像取向,出片便自带的一套风格,即拍即得,这次给的依旧是「徕卡经典」和「徕卡生动」两种风格,前者对比度高,后者饱和度高。
两组风格,适合展现不同的摄影情绪。
我日常习惯使用「徕卡生动」,比较适合日常分享使用,如果要添加特定的情绪,可以后期在相册自带的编辑功能中,使用徕卡滤镜进行处理。
而所谓的大师镜头包,在小米 13 上则是指 35mm、50mm、75mm、90mm 这四个焦距,点一下,就能在对应焦距下进行取景。
而这几个焦距,都对应着拍人像时的不同需求,不过我在使用时,总是很难得到一张完美的背景虚化的人像图,于是我选择放弃,改用主摄进行。
后摄三枚镜头,分别是 5000 万像素主摄、1200 万像素超广角和 1000 万像素 3.2 倍长焦。
涵盖了各个焦段,人像、风光、微距等场景基本都能对付。
其中比较特殊的是 23mm 和 46mm,他们都由主镜头拍摄,使用 23mm 焦距拍摄时,手机会在四合一像素模式下,输出一张 1250 万像素的照片;当切换至 46mm 时,则直接输出 5000 万像素,最终取中央的 1250 万像素,输出两倍变焦后的照片。
而 75mm 则是采用 3.2 倍长焦拍摄,因为拥有 OIS 光学防抖,因此也无需对它的成片率太多担心,只要不是在极度暗光的条件下,75mm 都能顺利出片。
正如开头所说,上代小米 12S 系列帮助小米在移动影像领域树立了自己的口碑,再加上骁龙 8 Gen 2 影像处理能力,小米 13 想输都难。
▲前摄自拍也很可
事实上,它的出片能力确实让人放心。
小米 13 的夜景影像表现是我的更为好奇的点,毕竟日间状态下,目前的旗舰手机应对起来都没啥难度。于是我拜托我的摄影大神同事,带着小米 13 在夜幕下的广州拍了一圈,以下是他的体验内容:
在光线相对充足的夜间室外和光线不算太暗的环境,小米 13 的拍摄表现还不错。在没有点按明确的对焦点的前提下,手机算法呈现出来的画面会比真实场景要亮一些。
路面灯牌等高光位置会经过处理,同时都会调整画面的整体光比,让夜间拍摄的画面相对偏明亮的同时,高光暗部位置都尽可能保持细节。
只是,现版本的小米 13 还是会出现一些 HDR 痕迹重的问题,压低光比的时候画面会相对偏灰,这可能需要后期再调整一下。
在默认环境下,小米 13 拍摄会尽可能将画面拍得亮一点,暗部位置会全部推上来。这个也是现阶段手机处理的常见做法,毕竟到目前为止,AI 其实还是不能判断,人在哪一种环境下想保留的光暗位是什么。
当然,用户可以透过对焦后调整曝光补偿来调整画面。调整完成后快速长按就能够锁死,小米 13 在这里的响应还是还是挺快的。
只是现有固件在某些环境里面,小米 13 会出现前期降低了曝光,但手机会透过后期处理将曝光提回来。虽然提升之后并改变照片的光比,但这样的操作看起来还是有些奇怪。
在更暗的环境中,小米 13 的表现会来得更明显。
按下快门到成像,你能够感受到画面亮度的明显提升,放大之后不会太明显的噪点,画面相对干净。墙体上瓷砖的细节基本都有保留,涂抹感也不会太明显。
这里在拍摄的时候,楼下的桌子会比画面暗不少,而木板走道和上侧的墙边也都是几乎全黑的状态。在这么暗的环境下还用了 2x 拍摄,小米 13 的画面也可以保持干净。
虽然放大看细节的时候,底层的底部和走道旁边石板的纹理已经模糊了,但考虑到环境亮度和 2x 的裁切拍摄,小米 13 的表现还是不错了。
在并不算太极限的室外环境,小米 13 使用 2x 模式拍摄的表现还不错,画面整体的表现和细节都有保证,暗部没有出现噪点爆发的情况。加上主摄有光学防抖,同一场景下快门再慢一点问题也不大。
同样,改用 75mm 长焦的手持拍摄还算稳定。快门到 1/10s 手持拍摄的成功率还挺高的,加上小米 13 在整体画面上的细节和曝光控制,夜晚要改用 75mm 长焦来拍摄还可以。
说到快门的话就再提一点,小米 13 在弱光环境下的曝光也会相对进取,会尽可能降低快门来增加进光量。
虽然画面是可以保持稳定,但在拍摄会动的物体时还是会出现动态模糊,在夜间要拍摄这一类题材的用户就需要注意了。
与小米 13 系列同时推出的还有 xiaomi Buds 4 和 xiaomi Watch S2。
xiaomi Buds 4 沿用「太空舱」式耳机盒设计,整体造型内敛收缩,像一枚绿色的鹅卵石。
就是这个盒盖不太好开。
耳机本体采用半入耳设计没,缺少了对外界声音的隔绝措施,因此它的降噪功能更接近减噪而非消噪。
在地铁等嘈杂环境里,它的降噪就有点力不从心了。但半入耳也有半入耳的好处,相较入耳式,xiaomi Buds 4 的佩戴舒适度好了不止一点点,普适性也更高。
售价 699 元。
xiaomi Watch S2 保留了 S1 的大致外观设计,不过将右侧的按键都换成了平面的,这是为了加入身体成分分析功能而做出的改变。
类似于三星 Galaxy Watch 5, xiaomi Watch S2 现在也能帮助佩戴者测量体脂、骨骼肌含量、体内水分等指标了,这也是我一直希望 Apple Watch 能用上的功能,这对减脂增肌人士而言极为实用。
然而让我不解的是,xiaomi Watch S2 的充电方式从 S1 的无线磁吸,「退化为」为依靠触点充电,这意味着远途旅游就必须得多带一个手表的充电器。
售价 999 元 (42mm) 起。
以上便是全新小米数字系列套装的全貌。
在小米发力高端化的路线上,有了 Pro 和 Ultra 高端机型的陪伴,但数字系列才是小米的基石,没有数字系列,也就没有如今的小米。
可幸的是,如今的小米 13 手机既有性能,价也美。而且在徕卡认证的加持下,影像能力与竞品横向对比,也毫不犯怵,算得上是近年来颇有实力的小米数字机型。
小米手机走向高端,数字系列也顺利地跟上步伐了。
小米13曝光!对标苹果iPhone 14?6.3寸小屏+直角边,或4500元起
作者|yy
来源|极果编辑部
去年在小米12系列的发布会上,小米创办人雷军曾表示,小米数字系列未来将全面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着实让人期待了一把。
这不年底了,小米新旗舰机也临近发布,大家也开始好奇,向苹果学习之后这次新机会有何提升,从目前曝光的渲染图来看,外观似乎有了大刀阔斧的改变。
图片来源网络 ▲
不仅如此,小米公司员工小米_邹師傅在与网友互动时还为新机作了一番预热,爆出小米下一代旗舰命名为小米13,这一代旗舰对标苹果iPhone 14系列。
同时小米官方微博还发文宣传称,小米13系列将“刷新认知”,可能是小米史上性能、续航最强的手机。
年底的压轴大戏终于要来了?根据多方信息来看,小米大概率会在下周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小米13系列新机,其关键核心配置已经曝光得差不多了,咱们先来一睹为快。
从爆料的渲染图来看,这次将率先发布小米13标准版和小米13 Pro两款,超大杯或许要等到明年年中之后才能亮相。
其中,小米13采用直边直屏方面,小米13 Pro则延续上一代的曲面屏方案。
在外观细节上,小米13依然是一款小屏旗舰,正面是一块6.3英寸OLED直屏,采用1.5K分辨率居中挖孔设计,预计为国产供应商,整体来看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边框很窄。
而小米13Pro为正常尺寸6.7英寸,采用AMOLED 2K E6屏幕,支持高频PWM调光,LTPO升级,基本参数参考E5。
至于镜头模组的排列方式,新机与苹果14系列的镜头分布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渲染图中我们能够看到,该机镜头模组呈正方形分布,主摄应该为右上角的镜头。
需要注意的是,该渲染图中还在右下角标注了徕卡联名标志。
至于颜色选配上,预计小米13将会引入多种配色,最多能有10款配色可选,堪称是最多配色的旗舰机。
在背板选材上、渲染图显示小米13背板使用了素皮材质,整体质感相当不错,不过这次还有个“小惊喜”。
要知道小米手机从MIX一代开始,就一直在运用陶瓷技术做后盖。小米MIX全系以及小米数字系列几乎每代都会有陶瓷版本,但是小米12以及小米11(仅11U有)都没有陶瓷版本。
而这次针对全新的小米13系列,有网友询问小米产品经理魏思琪,小米13是否会有陶瓷的版本,魏思琪则回答会有陶瓷版本,颜值这块还能有提升。
接下来就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性能方面,自从高通发布了骁龙8 Gen2处理器之后,大家都非常期待小米13系列的发布。
目前现有消息显示。小米13系列将搭载骁龙骁龙8 Gen2处理器应该是没跑了,并且很有可能是首发。
目前这款处理器是安卓阵营最强的SoC之一,性能相比骁龙8+,单核提升14%,多核提升9%,GPU提升13%左右。这代和之前架构有所不同,功耗表现或许会更出色,日常使用担心不用担心发热问题。
同时预计新机还会标配LPDDR5X内存及UFS 4.0闪存,性能估计会暴涨。
在相机配置上依旧是采用徕卡调教,小米13标准版预计采用5000万IMX866+5000万超广角+5000万人像的配置。而高配Pro版则采用5000万IMX989+5000万超广角+5000万长焦的配置,支持OIS光学防抖。
顺带一提,IMX989传感器拥有 1 英寸超级大底,感光面积提升 172%,感光能力提升 76%,同时拍照速度提升 32.5%,启动速度提升 11%,支持芯片级 4K HDR 夜景视频拍摄,此前小米 12S Ultra 使用的便是这枚最顶级传感器。
就相机参数上来看,这次小米13 Pro似乎是要挑战别人的Pro+机型的配置了,表现很值得期待。
硬件配置看完了咱们再来看看软件,预计和小米13系列同台亮相的还有MIUI 14系统。
那么新机预装MIUI 14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早前,小米产品经理魏思琪与网友互动时就透露,MIUI 14拥有丝般顺滑的流畅度,可与iOS一较高下。
同时MIUI掌门人金凡对于全新的MIUI 14已经提前透露了不少重点功能。
按照金凡的消息,MIUI 14界面变得更加简单,系统预装APP可手动删到只有8个。小道消息传出这8个APP分别是电话、短信、手机管家、时钟、设置、相机、应用商店和浏览器。
虽然MIUI 14基于Android 12和Android 13底层开发,但在此基础上新增了更多实用的功能,比如桌面主屏幕新增简洁模式、多样的桌面小部件自定义、状态栏可直接永久禁止通知、图库增加文字识别等。
整体体验上,交互界面去掉了更多繁琐的功能,使用起来会变得更加轻便简洁。
之前MIUI系统总是被用户吐槽不好用、小毛病多,但这次新系统开发时间足够长,相信在流畅度和稳定性上能有很大提升。
有了MIUI 14,再配合小米13强悍的性能,其表现比肩甚至超越iOS应该有戏。
小米手机曾经一直以“价格屠夫”的名号著称,然而这次的新机,似乎又要涨价了。
前几天,微博话题“小米13预计涨价15%至20%”冲上热搜榜。
根据媒体报道称小米13因定位升级,同时受到成本汇率的影响,预计售价会大幅上调,上调幅度将达15-20%,小米13售价将在4500元左右。
这与此前小米旗舰机相比,价格确实有明显提升。小米12的起步价为3699元,配置为8GB+128GB版,8GB+256GB版的价格为3999元,12GB+256GB版价格为4399元。
这可让众多网友不淡定了,甚至有的还直接吐槽,不如直接买iPhone 14了。
总的来说,这次的小米13在坚持小屏旗舰的同时,还在功能和配置上进行了升级,外观方面也提升了颜值和辨识度。如果10款配色属实的话,那也是一次不小的革新,毕竟颜值也是生产力,那么你想get这款新机吗?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