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复习资料

总体上必须清楚的: 1)程序结构是三种: 顺序结构 , 循环结构(三个循环结构), 选择结构(if 和 switch) 2)读程序都要从main()入口, 然后从最上面顺序往下读(碰到循环做循环,碰到选择做选择)。 3)计算机的数据在电脑中保存是以 二进制的形式. 数据存放的位置就是 他的地址. 4)bit是位 是指为0 或者1。 byte 是指字节, 一个字节 = 八个位. 5)一定要记住 二进制 如何划成 十进制。 概念常考到的: 1、编译预处理不是C语言的一部分,不再运行时间。C语言编译的程序称为源程序,它以ASCII数值存放在文本文件中。 2、每个C语言程序中main函数是有且只有一个。 3、在函数中不可以再定义函数。 4、算法的是一定要有输出的,他可以没有输入。 5、break可用于循环结构和switch语句。 6、逗号运算符的级别最低。 第一章 1)合法的用户标识符考查: 合法的要求是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有其它元素就错了。 并且第一个必须为字母或则是下划线。第一个为数字就错了。 关键字不可以作为用户标识符号。main define scanf printf 都不是关键字。迷惑你的地方If是可以做为用户标识符。因为If中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了,所以不是关键字。 2)实型数据的合法形式: 2.333e-1 就是合法的,且数据是2.333×10-1。 考试口诀:e前e后必有数,e后必为整数。. 3)字符数据的合法形式:: \’1\’ 是字符占一个字节,\”1\”是字符串占两个字节(含有一个结束符号)。 \’0\’ 的ASCII数值表示为48,\’a\’ 的ASCII数值是97,\’A\’的ASCII数值是65。 4) 整型一般是两个字节, 字符型是一个字节,双精度一般是4个字节:   考试时候一般会说,在16位编译系统,或者是32位系统。碰到这种情况,不要去管,一样做题。掌握整型一般是两个字节, 字符型是一个字节,双精度一般是4个字节就可以了。 5)转义字符的考查: 在程序中 int a = 0x6d,是把一个十六进制的数给变量a 注意这里的0x必须存在。a~f 在程序中 int a = 06d, 是一个八进制的形式。 在转义字符中,’\\x6d’ 才是合法的,0不能写,并且x是小写。 ‘\\141’ 是合法的, 0是不能写的。 ‘\\108’是非法的,因为不可以出现8。 6)算术运算符号的优先级别: 同级别的有的是从左到右,有的是从右到左。 7)强制类型转换: 一定是 (int)a 不是 int(a),注意类型上一定有括号的。 注意(int)(a+b)和(int)a+b 的区别。前是把a+b转型,后是把a转型再加b。 8)表达式的考查: 是表达式就一定有数值。 赋值表达式:表达式数值是最左边的数值,a=b=5;该表达式为5,常量不可以赋值。 自加、自减表达式:假设a=5,++a(是为6), a++(为5); 运行的机理:++a 是先把变量的数值加上1,然后把得到的数值放到变量a中,然后再用这 个++a表达式的数值为6,而a++是先用该表达式的数值为5,然后再把a的数值加上1为6, 再放到变量a中。 进行了++a和a++后在下面的程序中再用到a的话都是变量a中的6了。 考试口诀:++在前先加后用,++在后先用后加。 逗号表达式:优先级别最低;表达式的数值逗号最右边的那个表达式的数值。 (2,3,4)的表达式的数值就是4。 9)位运算的考查:  会有一到二题目。 总的处理方法:几乎所有的位运算的题目都要按这个流程来处理(先把十进制变成二进制再变成十进制)。 例1: char a = 6, b; b = a<<2; 这种题目的计算是先要把a的十进制6化成二进制,再做位运算。 例2: 一定要记住, 例3: 在没有舍去数据的时候,<<左移一位表示乘以2;>>右移一位表示除以2。 10)018的数值是非法的,八进制是没有8的,逢8进1。 11)%符号两边要求是整数。不是整数就错了。 12) 三种取整丢小数的情况:        1、int a =1.6; 2、(int)a;   3、      第二章 1)printf函数的格式考查: %d对应整型;%c对应字符;%f对应单精度等等。宽度的,左对齐等修饰。 %ld对应 long int;%lf 对应double。 2)scanf函数的格式考察: 注意该函数的第二个部分是&a 这样的地址,不是a; Scanf(“%d%d%*d%d”,&a,&b,&c); 跳过输入的第三个数据。 3)putchar ,getchar 函数的考查: char a = getchar() 是没有参数的,从键盘得到你输入的一个字符给变量a。 putchar(‘y’)把字符y输出到屏幕中。 4)如何实现两个变量x ,y中数值的互换(要求背下来) 不可以把 x=y ,y=x; 要用中间变量 t=x;x=y;y=t。 5)如何实现保留三位小数,第四位四舍五入的程序,(要求背下来) 这个有推广的意义,注意 x = (int)x 这样是把小数部分去掉。 第三章 特别要注意:c语言中是用非0表示逻辑真的,用0表示逻辑假的。 1)关系表达式: 表达式的数值只能为1(表示为真),或0(表示假) 当关系的表达是为真的时候得到1。如 9>8这个是真的,所以表达式的数值就是1; 2)逻辑表达式: 只能为1(表示为真),或0(表示假) a) 共有&& || ! 三种逻辑运算符号。 b) !>&&>|| 优先的级别。 c) 注意短路现象。考试比较喜欢考到。 d) 要表示 x 是比0大,比10小的方法。0<x<10是不可以的(一定记住)。是先计算0<x 得到的结果为1或则0;再用0,或1与10比较得到的总是真(为1)。所以一定要用 (0<x)&&(x<10)表示比0大比10小。 3)if 语句 else 是与最接近的if且没有else的相组合的。 4)条件表达式:  表达式1 ?表达式2 :表达式3  注意是当非0时候是表达式2的数值,当为0是就是表达式2的数值。 考试口诀:真前假后。 5)switch语句: a)一定要注意 有break 和没有break的差别,书上(34页)的两个例子,没有break时候,只要有一个case匹配了,剩下的都要执行,有break则是直接跳出了swiche语句。 b)switch只可以和break一起用,不可以和continue用。 第四章 1)三种循环结构: a)for() ; while(); do- while()三种。 b)for循环当中必须是两个分号,千万不要忘记。 c)写程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循环一定要有结束的条件,否则成了死循环。 d) do-while()循环的最后一个while();的分号一定不能够丢。(当心上机改错) 2) break 和 continue的差别 记忆方法: break:是打破的意思,(破了整个循环)所以看见break就退出真个一层循环。 continue:是继续的意思,(继续循环运算),但是要结束本次循环,就是循环体内剩下的语句不再执行,跳到循环开始,然后判断循环条件,进行新一轮的循环。 3)嵌套循环 就是有循环里面还有循环,这种比较复杂,要一层一层一步一步耐心的计算,一般记住两层是处理二维数组的。 4) while((c=getchar())!=’\\n’) 和 while(c=getchar() !=’\\n’)的差别 先看a = 3 != 2 和 (a=3)!=2 的区别: (!=号的级别高于=号 所以第一个先计算 3!=2) 第一个a的数值是得到的1;第二个a的数值是3。 考试注意点: 括号在这里的重要性。 第五章 函数:是具有一定功能的一个程序块; 1) 函数的参数,返回数值(示意图): main() { int a = 5,b=6,c; c = add(a,b); printf(“%d”,c); } 调用函数 a,b是实参 整个函数得到一个数值就是 Add函数的返回数值。 int add ( int x, int y) { int z; z=x+y; return z; } 被调用函数 x,y是形式参数 函数返回数值是整型 z就是这个add函数计算后得到的结果,就是函数返回给主程序的返回数值。 程序是在从上往下顺序执行,当碰到了函数add后,把a,b的数值穿给调用函数,程序暂时中断等待返回数值。当得到了返回数值后,再顺序的往下执行 2)一定要注意参数之间的传递 实参和形参之间 传数值,和传地址的差别。(考试的重点) 传数值的话,形参的变化不会改变实参的变化。 传地址的话,形参的变化就会有可能改变实参的变化。 3)函数声明的考查: 一定要有:函数名,函数的返回类型,函数的参数类型。 不一定要有:形参的名称。 第六章 指针变量的本质是用来放地址,而一般的变量是放数值的。 int *p 中 *p和p的差别: *p可以当做变量来用;*的作用是取后面地址p里面的数值 p是当作地址来使用。 *p++ 和 (*p)++的之间的差别:改错题目中很重要 *p++是 地址会变化。 (*p)++ 是数值会要变化。 三名主义:(考试的重点) 数组名:表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数组名不可以自加,他是地址常量名。(考了很多次) 函数名:表示该函数的入口地址。 字符串常量名:表示第一个字符的地址。 第七章 1一维数组的重要概念: 对a[10]这个数组的讨论。 1、a表示数组名,是第一个元素的地址,也就是元素a[10]的地址。 2、a是地址常量,所以只要出现a++,或者是a=a+2赋值的都是错误的。 3、a是一维数组名,所以它是列指针,也就是说a+1是跳一列。  对a[3][3]的讨论。 1、a表示数组名,是第一个元素的地址,也就是元素a[10]的地址。 2、a是地址常量,所以只要出现a++,或者是a=a+2赋值的都是错误的。 3、a是二维数组名,所以它是行指针,也就是说a+1是跳一行。 4、a[0]、a[1]、a[2]也都是地址常量,不可以对它进行赋值操作,同时它们都是列指针,a[0]+1,a[1]+1,a[2]+1都是跳一列。 5、注意a和a[0] 、a[1]、a[2]是不同的,它们的基类型是不同的。前者是一行元素,后三者是一列元素。 二维数组做题目的技巧: 如果有a[3][3]={1,2,3,4,5,6,7,8,9}这样的题目。 步骤一:把他们写成: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a[0]à 1 2 3 ->第一行 a[1]à 4 5 6 —>第二行 a[2]à 7 8 9 ->第三行 步骤二:这样作题目间很简单:     *(a[0]+1)我们就知道是第一行的第一个元素往后面跳一列,那么这里就是a[0][1]元素,所以是1。 *(a[1]+2)我们就知道是第二行的第一个元素往后面跳二列。那么这里就是a[1][2]元素,所以是6。 一定记住:只要是二维数组的题目,一定是写成如上的格式,再去做题目,这样会比较简单。 数组的初始化,一维和二维的,一维可以不写,二维第二个一定要写 int a[]={1,2} 合法。 int a[][4]={2,3,4}合法。 但int a[4][]={2,3,4}非法。 二维数组中的行指针 int a[1][2]; 其中a现在就是一个行指针,a+1跳一行数组元素。 搭配(*)p[2]指针 a[0],a[1]现在就是一个列指针。a[0]+1 跳一个数组元素。搭配*p[2]指针数组使用 还有记住脱衣服法则: a[2] 变成 *(a+2) a[2][3]变成 *(a+2)[3]再可以变成 *(*(a+2)+3) 这个思想很重要!

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第五版) 第5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习题解析答案

你也可以上程序咖(https://meta.chengxuka.com),打开大学幕题板块,不但有答案,讲解,还可以在线答题。

题目1:请画出例 5.6 中给出的3个程序段的流程图。

解∶下面分别是教材第5章例5.6给出的程序,据此画出流程图。

(1)程序1:

运行结果:

其对应的流程图见图5. 1。

(2)程序2:

运行结果:

遇到第3行第1列时,执行 break,结束内循环,进行第 4 次外循环。

其对应的流程图见图 5.2 。

(3)程序 3:

运行结果:

遇到第3行第1列时,执行continue,只是提前结束本次内循环,不输出原来的第3行第1列的数3,而进行下一次内循环,接着在该位置上输出原来的第 3行第 2列的数6。

请仔细区分 break 语句和 continue 语句。

其对应的流程图见图 5.3。

题目2:请补充例 5.7 程序,分别统计当\” fabs(t)>=1e-6\”和\”fabs(t)>=1e-8\” 时执行循环体的次数。

解:

例5.7 程序是用

π4≈1−13+15−17+…

公式求 π 的近似值,直到发现某一项的绝对值小于 10-6 为止。根据本题要求,分别统计当 fabs(t)>=1e-6 和 fabs(t)>=1e-8 时,执行循环体的次数。

(1)采用fabs(t)>=le-6作为循环终止条件的程序补充修改如下∶

运行结果:

执行50万次循环。

(2) 采用fabs(t)>= 1e-8作为循环终止条件的程序,只需把上面程序的第8行如下修改即可:

运行结果:

执行5000万次循环。

题目3:输入两个正整数 m 和 n,求其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解: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题目4:输入一行字符,分别统计出其中英文字母、空格、数字和其他字符的个数。

解: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题目5:求 个Sn=a+aa+aaa+⋯+aa…a⏞n个a 之值,其中a是一个数字,n表示a的位数,n由键盘输入。例如:2+22+222+2222+22222 (此时 n=5)

解: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题目6:求 ∑n=120n!​ (即求1!+2!+3!+4!+…+20!)。

解: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请注意:s 不应定义为 int 型或 long 型,因为在用 Turbo C 或 Turbo C++ 等编译系统时,int 型数据在内存占 2个字节,整数的范围为-32768~32767,long 数据在内存占 4 个字节,整数的范围为 -21亿~21亿。用Visual C++ 6.0 时,int 型和 long 型数据在内存都占4 个字节,数据的范围为-21亿~21 亿。无法容纳求得的结果。今将 s 定义为 double 型,以得到更多的精度。在输出时,用 22.15e 格式,使数据宽度为 22,数字部分中小数位数为15位。

题目7:求 ∑k=1100k+∑k=150k2+∑k=1101k​ 。

解: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题目8:输出所有的\”水仙花数\”,所谓\”水仙花数\”是指—个 3位数,其各位数字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例如,153是水仙花数,因为 153=13+53+33​ 。

解: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题目9:一个数如果恰好等于它的因子之和,这个数就称为\”完数\”。例如,6的因子为1,2,3,而 6=1+2+3 ,因此 6 是\”完数\”。编程序找出 1000 之内的所有完数,并按下面格式输出其因子:

6 its factors are 1,2,3

解:方法一。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方法二。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题目10:有一个分数序列

21,32,53,85,138,2113…

求出这个数列的前20项之和。

解∶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题目11:一个球从100m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地后反弹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再反弹。求它在第 10 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第 10次反弹多高。

解∶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题目12:猴子吃桃问题。猴子第1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一半,还不过瘾,又多吃了一个。第 2天早上又将剩下的桃子吃掉一半,又多吃了一个。以后每天早上都吃了前一天剩下的一半零一个。到第10天早上想再吃时,就只剩一个桃子了。求第1天共摘多少个桃子。

解: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题目13:用迭代法求 x=a​ 。求平方根的迭代公式为

xn+1=12(xn)+axn

要求前后两次求出的 x​ 的差的绝对值小于 10−5​ 。

解:

用迭代法求平方根的算法如下∶

(1)设定一个 x​ 的初值 x0​ ;

(2)用以上公式求出 x​ 的下一个值 x1​ ;

(3)再将 x1​ 代入以上公式右侧的 xn​ ,求出 x​ 的下一个值 x2​ ;

(4)如此继续下去,直到前后两次求出的 x​ 值( x​ 和 xn+1​ )满足以下关系:

|xn+1−xn|<10−5

为了便于程序处理,今只用 x0​ 和 x1​ ,先令 x​ 的初值 x0=a/2​ (也可以是另外的值),求出 x1​ ;如果此时 |x1−x0|≥10−5​ 就使 x1⇒x0​ ,然后用这个新的 x0​ 求出下一个 x1​ ;如此反复,直到 |x1−x0|<10−5​ 为止。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题目14:用牛顿迭代法求下面方程在1.5附近的根:

2×3−4×2+3x−6=0

解:

牛顿迭代法又称牛顿切线法,它采用以下的方法求根:先任意设定一个与真实的根接近的值 x0​ 。作为第 1 次近似根,由 x0​ 求出 f(x0)​ ,过 (x0,f(x0))​ 点做 f(x)​ 的切线,交 x​ 轴于 x1​ ,把 x1​ 作为第 2 次近似根,再由 x1​ 求出 f(x1)​ ,过 (x1,f(x1))​ 点做 f(x)​ 的切线,交 x​ 轴于 x2​ ,再求出 f(x2)​ ,再作切线……如此继续下去,直到足够接近真正的根 x∗​ 为止,见图5.4。

从图5.4可以看出:

f′(x0)=f(x0)x1−x0

因此

x1=x0−f(x0)f′(x0)

这就是牛顿迭代公式。可以利用它由 x0​ 求出 x1​ ,然后由 x1​ 求出 x2​ ……

在本题中:

f(x)=2×3−4×2+3x−6

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f(x)=((2x−4)x+3)x−6

同样,f′(x)​ 可写成:

f′(x)=6×2−8x+3=(6x−8)x+3

用这种方法表示的表达式在运算时可节省时间。例如,求 f(x)​ 只需要进行 3 次乘法和 3 次加法,而原来的表达式要经过多次指数运算、对数运算和乘法、加法运算,花费时间较多。

但是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这点时间开销是微不足道的。这是以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较慢时所提出的问题。由于过去编写的程序往往采用了这种形式,所以在此也顺便介绍一下,以便在阅读别人所写的程序时知其所以然。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为了便于循环处理,程序中只设了变量 x0 和 x1,x0 代表前一次的近似根,x1代表后一次的近似根。在求出一个x1 后,把它的值赋给x0,然后用它求下一个x1。由于第1次执行循环体时,需要对 x0 赋值,故在开始时应先对 x1 赋一个初值(今为1.5,也可以是接近真实根的其他值)。

题目15:用二分法求下面方程在(-10,10)的根:

2×3−4×2+3x−6=0

解:

二分法的思路为∶先指定一个区间 [x1,x2]​ ,如果函数 f(x)​ 在此区间是单调变化,可以根据 f(x1)​ 和 f(x2)​ 是否同符号来确定方程 f(x)=0​ 在 [x1,x2]​ 区间是否有一个实根。若 f(x1)​ 和 f(x2)​ 不同符号,则 f(x)=0​ 在 [x1,x2]​ 区间必有一个(且只有一个)实根; 如果 f(x1)​ 和 f(x2)​ 同符号,说明在[x1,x2]​ 区间无实根,要重新改变 x1​ 和 x2​ 的值。当确定 [x1,x2]​ 有一个实根后,采取二分法将 [x1,x2]​ 区间一分为二,再判断在哪一个小区间中有实根。如此不断进行下去,直到小区间足够小为止,见图5.5。

算法如下:

(1)输入 x1​ 和 x2​ 的值。

(2)求出 f(x1)​ 和 f(x2)​ 。

(3)如果 f(x1)​ 和 f(x2)​ 同符号,说明在 [x1,x2]​ 区间无实根,返回(1),重新输入 x1​ 和 x2​ 的值; 若 f(x1)​ 和 f(x2)​ 不同符号,则在 [x1,x2]​ 区间必有一个实根,执行(4)。

(4)求 x1​ 和 x2​ 间的中点:x0=x1+x22​ 。

(5)求出 f(x0)​ 。

(6)判断 f(x0)​ 和 f(x1)​ 是否同符号。

①如同符号,则应在 [x0,x2]​ 中去找根,此时 x1​ 已 不起作用,用 x0​ 代替 x1​,用 f(x0)​ 代替 f(x1)​ 。

②如用 f(x0)​ 与 f(x1)​ 不同符号,说明应在 [x1,x0]​ 中去找根,此时 x2​ 已不起作用,用 x0​ 代替 x2​ ,用 f(x0)​ 代替 f(x2)​ 。

(7)判断 f(x0)​ 的绝对值是否小于某一个指定的值(例如 10−5​ )。若不小于 10−5​ ,就返回(4),重复执行(4)、(5)、(6);若小于 10−5​ ,则执行(8)。

(8)输出 x0​ 的值,它就是所求出的近似根。

N-S图见图5.6。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题目16:输出以下图案:

解: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题目17:两个乒乓球队进行比赛,各出3人。甲队为A,B,C3人,乙队为X,Y,Z3人。已抽签决定比赛名单。有人向队员打听比赛的名单,A说他不和 X 比,C说他不和 X,Z比,请编程序找出3对赛手的名单。

解:

先分析题目。按题意,画出图5.7的示意图。

图5.7中带 ×​ 符号的虚线表示不允许的组合。从图中可以看到∶①X既不与 A比赛,又不与C比赛,必然与B比赛。②C既不与X比赛,又不与Z比赛,必然与Y比赛。③剩下的只能是A与Z比赛,见图5.8。

以上是经过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用计算机程序处理此问题时,不可能立即就得出结论,而必须对每一种成对的组合一一检验,看它们是否符合条件。开始时,并不知道A,B,C与X,Y,Z中哪一个比赛,可以假设∶A与i比赛,B与j比赛,C与k 比赛,即∶

A—i,

B—j,

C—k

i,j,k分别是X,Y,Z之一,且i,j,k 互不相等(一个队员不能与对方的两人比赛),见图5.9。

外循环使 i 由 \’X\’ 变到 \’Z\’ ,中循环使 j 由 \’X\’ 变到 \’Z\’(但 i 不应与 j 相等)。然后对每一组 i、j 的值,找符合条件的k 值。k 同样也可能是 \’X\’、\’Y\’、\’Z\’ 之一,但 k 也不应与 i 或 j 相等。在 i≠j≠k 的条件下,再把 i≠\’X\’ 和 k≠\’X\’ 以及k≠\’Z\’ 的 i,j,k的值输出即可。

答案代码:

运行结果∶

说明:

(1)整个执行部分只有一个语句,所以只在语句的最后有一个分号。请读者弄清楚循环和选择结构的嵌套关系。 (2)分析最下面一个if语句中的条件;i≠\’X\’,k≠\’X\’,k≠\’Z\’,因为已事先假定 A—i,B—j,C—k,由于题目规定 A不与X对抗,因此i不能等于\’X\’,同理,C不与X,Z对抗,因此k 不应等于\’X\’和\’Z\’。

(3)题目给的是 A,B,C,X,Y,Z,而程序中用了加撇号的字符常量\’X\’,\’Y\’,\’Z\’,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了在运行时能直接输出字符A,B,C,X,Y,Z,以表示 3组对抗的情况。

C语言程序设计-智慧树-知到-网课答案

本文转载自 众课帮 公众号

1、标识符的长度建议在( )个字符以内。A、5B、6C、7D、8答案:82、下列哪个是不合法的标识符( )。A、5abcB、A123C、a_34D、a_b答案:5abc

3、以下哪项不是C语言的关键字( )。A、intB、forC、deD、char答案:integer不是C语言中的类型关键字

4、C语言中分隔符不包括( )。A、注释符B、空白符C、普通分隔符D、不普通分隔符答案:不普通分隔符

5、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程序段通常由多条语句组成。B、花括号之内的内容统称为函数体。C、用户定义的函数名由用户命名。D、用户自定义的函数只能在主函数之前。答案:用户自定义的函数只能在主函数之前。

1、C语言对不同的数据分配不同长度的存储空间。答案:对2、C语言中的整型常量有三种表现形式。答案:对3、整型常量不必使用强制类型说明就可以直接使用。答案:对4、字符型常量是用双引号引起来的一个字符。答案:错5、字符型数据和整型数据是可以互相通用,并可进行算术运算的。答案:对1、在C语言程序中,表达式5%(-2)的结果是( )。A、2.5B、2C、1D、3答案:1

2、在C语言程序中,表达式5/2的结果是( )。A.2B.3C.B.5D.1答案:A3、如果int a=3,b=4;则条件表达式\”aA、3B、4C、0D、1答案:3

4、若int x=2,y=3,z=4; 则表达式xA、4A.4B.3C.2D.0E.1答案:B

5、C语言中,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值是( )。A、0B、0或1C、1D、‘T’或’F’答案:0或1

1、以下哪项不是算法的特征( )。A、无穷性B、确切性C、有输入D、可行性答案:无穷性

2、程序设计不包括以下哪项( )。A、分析B、设计C、测试D、编写代码答案:编写代码

3、接收由键盘输入数据对应函数是( )。A、putchar()B、getchar()C、put()D、get()答案:getchar()

4、scanf()函数的语法格式为( )。A、scanf(格式控制)B、scanf(地址表列)C、scanf(格式控制,地址表列)D、scanf(格式控制,地址表列);答案:scanf(格式控制,地址表列);5、putchar()函数的语法格式为( )。A、putchar()B、putchar();C、putchar(字符表达式);D、putchar(字符表达式)答案:putchar(字符表达式);

1、C语言提供了三种形式的if语句。答案:对

2、单分支结构的语法特征为一个条件表达式,一个可选执行分支。答案:对

3、双分支结构的语法特征为一个条件表达式,两个可选执行分支。答案:对

4、switch-case语句中的表达式只能是int类型。答案:错——————————–5、switch-case语句的语法特征是一个表达式,n个可执行分支。答案:对——————————–1、循环体结构的初始化部分是对循环控制变量的初始化,只做一次。答案:对——————————–2、循环体结构的判断部分是判断循环控制变量的值是否满足条件。答案:对——————————–3、循环体结构的循环体部分是被反复执行的部分。答案:对——————————–4、迭代部分对循环控制变量的每一次修改不一定使其值要接近边界值。答案:错——————————–5、利用goto语句也可以实现循环结构。答案:对——————————–

本文作者及来源: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https://www.renderbus.com

点赞 0
收藏 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